阅读历史 |

第231章 降服裘千仞,离别之前!(2 / 3)

加入书签

前,裘千仞心中自然对这精忠报国视为笑谈,甚至还为此敌视。

裘千仞听闻慕容复所言,一时便陷入了沉默之中,眼下形式比人强,他又岂会看不出。

慕容复道:“裘千仞,你师父铁掌帮上代帮主上官剑南何等英雄,一生为国为民,后虽被南宋朝廷所害,可依旧无损他一世威名,而你接替帮主之位后,却还是分不出这家国大义,实在可笑!”

“既然你知当年往事,就该明白南宋朝廷昏聩无能,我不愿助它又有何可笑之处!”

听闻慕容复的训斥,裘千仞头一次抬起头慷慨反驳道。

“好,那裘千仞我问你,南宋朝廷该死,这天下黎民百姓就该死吗?

南宋朝廷昏聩无能,所以我等才该早早做出准备,金人狠辣无情,而蒙古人更甚于他数倍,日后倘若蒙古南下,你不抵抗,我不抵抗,莫非就坐视这天下百姓惨遭屠戮不成?”

凝视着裘千仞,慕容复一字字追问道。

“我……”

若是换做平日,裘千仞自是对这番说辞嗤之以鼻,可眼下言语既然涉及到了先师上官剑南,他一时间只能张了张嘴,说出了一个我字。

“这些年来,你担任铁掌帮主固然名头极大,可却从不约束帮众,吸纳一些乌合之众,并坐视他们鱼肉百姓,百年后你又颜面面见上官剑南老帮主!”

看出裘千仞语气开始松动,慕容复紧接着继续道。

“一个倘若不忠不义,武功就算如何高明,也难以得到他人佩服,更何况你的武功远不及我,为人行事又失了堂皇大义,你又有何资格以铁掌帮主自居?”

裘千仞这个人倒也并非全然是厚颜无耻,原著中他能在华山论剑时被洪七公训斥的无言以对,最后竟然主动选择投崖自杀,由此可见,他并非是无药可救。

只是碍于南宋朝廷的昏聩,而他一个人又在铁掌帮中是说一不二,常年下来养成他过于霸道的性子。

至于日后为何来回反复,也因那“南帝”行事太过偏执,只求用佛法感化,而却忘了头一个道理。

凡事堵不如疏,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只能解决一时之患。

慕容复这番话只把裘千初听得汗如雨下,数十年来往事,逐一涌向心头,此时他终于想起师父当年的教诲,后来自己接任铁掌帮帮主,师父在病榻上传授帮规遗训,谆谆告诫该当如何爱国为民,哪知自己年岁渐长,武功渐强,越来越与本帮当日忠义报国、杀敌御侮的宗旨相违。

陷溺渐深,帮众流品日滥,忠义之辈洁身引去,奸恶之徒蠭聚群集,竟把大好一个铁掌帮变成了藏垢纳污、为非作歹的盗窟邪薮。

一抬头,只见朗朗乾坤在上,低下头来,又见慕容复双眼紧紧盯着自己,猛然间天良发现,但觉一生行事,无一而非伤天害理,不禁全身冷汗连连,叹道:“慕容公子,你教训得是。”

时至此刻,他再也不对自己做任何辩解。

“但还好,你眼下尚未酿成大错,所行之事并非不能挽回……”

见到裘千仞突然醒悟,慕容复缓缓开口道。

“还请公子指点!”

裘千仞躬身行礼,姿态极低,与适才简直是判若两人。

慕容复道:“两湖一带乃南宋的粮仓,如今山东我虽重聚义旗,但眼下北方灾荒连连,百姓流离失所,粮草也难以为继,所以我要你调遣铁掌帮弟子助我收集粮草运往山东境内。”

裘千仞闻言,拱手恭敬道:“我会派人全力配合!”

“那好,便有劳裘帮主了!”

见到裘千仞如此配合,,慕容复也拱手还了一礼。

不知是由于他自己乱入的关系,眼下射雕之世的剧情已有了明显不同。

比如眼下的裘千仞还未投敌叛国相助完颜洪烈,眼下又答应鼎力相助,于情于理,慕容复自然待他不能再向之前那般失礼。

此后的数日里,或许是慕容复当真点醒了这位裘帮主的关系。

在铁掌峰上,慕容复一行人也过得极为舒心,面对慕容复的要求,裘千仞无所不应。

在此期间,二人亦曾多次切磋武功。

不得不说,裘千仞的铁掌功的确不凡。

它兼具刚猛,其中又不乏精妙变化,纵然是与洪七公的降龙神掌相比,其之刚猛依旧不落下风,而在掌法精妙之处还犹在降龙十八掌之上。

早前二人交手,他敌不过慕容复属实。

但放眼天下,又有几人可当如今慕容复的对手?

或许只有重阳真人与林女侠死而复生,亦或许是“独孤求败”,再者要不就是斗酒僧再现江湖!

二人在这铁掌峰上武学交流数日,二人都有所收获。

待到数日过后,段延庆携众抵达铁掌峰后,慕容复才向裘千仞道别。

对此,裘千仞仍是略显不舍,武学到了他这般境界,想要再进一步何其艰难,而与慕容复坐而论道不过数日功夫,就远远胜过他闭门苦修十数年。

不过离别前,慕容复也向裘千仞告知了绝情谷的下落。

裘千仞此行如此配合,慕容复也自然要投桃报李,离开绝情谷时,他们一行人虽告诫了裘千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