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一章 崔念奴(2 / 2)

加入书签

然后四处逛了起来。

“张三,我听说汴梁城里有位李师师颇有声名,不知你等可见过?”杜昱问道。

“师叔说笑了,像我们这等人那里凑得上去。”张三说道。

李四压低声音说道:“师叔有所不知,据说大观三年前后,官家就和那李师师有染。别说我等,就是寻常王宫贵胄想听一曲都难。”

杜昱点点头,历史上据说有两个李师师,第一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62年左右,是东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就是那个和周邦彦、秦观有过风流轶事的那位。

第二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90年左右,就是传说和赵佶有染的那位。

他不知道水浒传里是哪一位,不过想来也不可能上面那位,否则可真要怀疑青楼天子的口味有多重了。

“师叔有兴趣?”张三问道。

“确实有点,听说她相貌极美自然想见识一番。”杜昱说道。

“那可就难了,她那种人寻常人可见不到,平时都是与些高官显贵、风流才子相会,师叔一介武夫恐怕……。”张三说道。

“有道理,不过我听说还有一位崔念奴与李师师名气相当,你们可曾听过?”杜昱问道。

“名字就听过,唱的曲我们可无缘听。”李四说道。

“师叔不会是想……。”张三说道。

杜昱哈哈一笑,说道:“我来汴梁一半为钱财,一半是为了长见识。你们可知道那崔念奴所在何处?”

“师叔,知道是知道,就怕吃闭门羹啊。”张三说道。

“无妨,你们两个前面带路,咱们先去探探再说。”杜昱说道。

就这样,张三、李四带着他来到崔念奴所在金钱巷。

“师叔,看见那边宅门前有株垂柳的门户么,那便是李师师的居所。”张三说道。

几人刚好路过,杜昱搭眼一看心中不由一声惊叹,附近的空地停的全是豪华车马差点把路都堵死了。

不要说马车装饰有多华丽了,便是那些看着马车的奴仆都衣着光鲜拿着鼻孔看人。

杜昱一看这架势,知道想见历史上都留下名号的美女怕是难了。

于是,便随着二人绕过此处,走到金钱巷的巷尾。

那里一处大宅外面同样挺满了车马,只是比起李师师那边稍逊一筹。

看来张邦基在《墨漫录》说‘政和间,李师师、崔念奴二伎名著一时,师师门第尤峻。’的话并不假。

来到门前,杜昱迈步就打算往里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