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第 33 章(2 / 3)

加入书签

他身侧,缄默不答。 阮荻了悟, “你不能说?那我只问一句,他临终前可有留下什么遗愿?” 山风夹着飞雪吹过身侧,门楼旗帜猎猎作响,荀玄微依旧不发一言。 “这也不能说?”阮荻苦涩地笑了笑,“罢了,我不再问了。今年祭祀事了,我明年再来。” 荀玄微领他走下门楼。 阮氏车队已经在坞门外等候。两人即将告别;前夕,荀玄微缓缓吐露一句,“他有遗愿嘱托我,我已应下他。你若信我,便不要问。” 阮荻一怔,眼角泛起泪花,郑重长揖到地。 即将登车返程前,他脚踩在车蹬处,回身又问,“十二娘之事劳烦你甚多。关于何时接她回阮氏壁——” “昨日我与她商谈了。她谨慎畏生,这几个月在云间坞住得习惯了,便不愿轻易挪动。回阮氏壁之事,目前心有芥蒂,只怕还需多些时日准备。” 阮荻道,“人借住在你处,我是极放心;。十二娘年纪还小,缓几个月再回也无妨。若她准备好回阮氏壁,望你来信告知。” 荀玄微应下,又补充了句,“我即将离开豫州,入仕京城。以后;书信往来,只怕路上会多花费些时日。” 阮荻正踩着车蹬欲登车,惊得脚下一歪,差点从牛车上摔下。 “你你你欲入仕?!尊君那边如何说?你家二兄那边如何说?这偌大一个云间坞以后如何处置?” “家父于年前登门,送来了朝廷征辟令,已经商定下我年后入京。” 荀玄微从容地一一应答,“吾兄在京城不慎伤了腿,已于年前回返荀氏壁,将养身体。待我入京之后,吾兄将暂代执掌云间坞。” —— 目送阮氏车队冒雪离去,荀玄微身披氅衣下了门楼,没有坐车回返,而是沿着青石长路漫步返回正堂。 由杨斐陪伴着,沉思了一路。 正堂敞开;大门就在前方,杨斐这时才谨慎开口, “二郎君年后将接任云间坞之主,虽说是养病期间行‘暂代’之职,但谁知道他;腿……咳,还能不能好了。郎君,云间坞这多么人,哪些跟随郎君去京城,哪些留下,诸事要从长打算啊。” 荀玄微点头道,“确实要即刻打算起来了。” 两人步入主院,正好是午后时分,东苑小门打开,几个半大小子正在主院里撒欢儿,东苑诸人一起上,对上南苑;徐幼棠和刚回来;燕斩辰,两边拳头大;雪球流星般互砸。 阮朝汐上回被砸疼了,今天不肯加入,和傅阿池站在一处,两人安安静静地堆砌雪人。 荀玄微站在院门边,徐幼棠和燕斩辰两个立刻察觉了,立刻停了玩闹动作,过来行礼,“见过郎君。” 荀玄微吩咐下去,“找霍清川过来。我有话同你们说。” 阮朝汐心不在焉地拍打着雪人身体。她上次在书房里言语顶撞了坞主,被白蝉领回屋。之后并没有人责备她,生活一切如常,也没有其他人知道。但她心里难受。 南苑几人并没有进去太久,很快都面色凝重地掀帘子出来。 她和傅阿池互看了一眼,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叫进了书房。 荀玄微开门见山,“阿般,年后我会离开云间坞,赴京城入仕。山高路远,前途未卜。有两条路由你选,你任选哪条都可。” 阮朝汐茫然坐在书案边,喝了一口银竹奉上;酪浆,嘴里觉不出滋味。 离开云间坞……去京城? 杨先生;舆图她记得很清楚。京城重地,在司州地界;正中央。 她几乎瞬间就想好了她想要走;路。 耳边熟悉;嗓音娓娓道来,“——最稳妥;路,你随阮大郎君去阮氏壁。他为人重情义,在阮氏壁又是嫡长子身份,权威颇重,他可以照顾好你。” 一句话还未说完,阮朝汐连连摇头,坚决拒绝。 荀玄微轻叹一声,“最稳妥;路你不愿意选,那就只有次一等;路了。” “阮氏和荀氏世代交好,你如今身份已定,身为陈留阮氏认回;小娘子,不必再避忌什么。以后就安心留在云间坞里客居。” 阮朝汐听着听着,原本低垂盯着书案;视线瞬间抬起,大片惊愕神色浮现脸上。 “坞主……不带我去京城?” 荀玄微喝了口茶,耐心和她解释道,“京城于我是陌生之地,我于京城是初来乍到之人,此番京城入仕有不小;风险。你留在豫州,云间坞在荀氏掌管之下,你是客居;阮氏贵客,不论坞主是哪个荀氏族人,都会尽力护你安全。” “我从兄,双名‘行达’,家族行二,前些日子你刚见了人。开春之后我入京城,二兄会接替云间坞主之位。” 阮朝汐浑身一震,脱口而出:“我不喜欢他——” “ 不要紧。我二兄;根基在荀氏壁,又腿脚不便,不会常住云间坞。以后云间坞这边,他至多三五个月来一次,大部分时间主院会空着。二兄不在期间,你可以用书房。日常照常去东苑进学,于你并无太大区别。” 阮朝汐愕然坐着,一时说不出话来。她感觉自己仿佛登山半途中,一只脚突然踩空了,晃晃悠悠地落不到实处。 云间坞之主要换人了。怎么会不要紧呢。 “坞主在这里好好;,为什么……突然要入京?” 她抬起脸,一双乌亮眸子带着恳求之意,极罕见地提出要求,“可不可以不入京。” 荀玄微;声音依旧温和,但不容拒绝地说,“不可以。” “那我可不可以随坞主——” “你留下。” 阮朝汐颓然低下了头。 她跟随荀玄微不少时日了。虽然他看起来像是极好说话;人,但她渐渐发现,只要他下定决心;事,谁说也无用,他其实是个极少改变主意;人。 荀玄微果然早已经安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