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7章 实际战况(1 / 2)

加入书签

虽然海汉与福建方面有着较为密切的军事合作,但军备出口方面的管控却从来没有放松过。道:“至于作战水平,学生认为也是参差不齐。其中固然有一些小股精锐,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打仗的时候不过是听号令一窝蜂地往前冲而已,并没有海汉各位教官以前强调过的各种战术配合,在我们看来完全只是一盘散沙。”

许裕拙所说的情况,与海汉手中所掌握的状况也基本吻合。十八芝手下的确是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但其实力却与规模并不相称。虽然可以参与作战的人员多达两三万人之巨,但真正能拿得上台面,称得上有作战力的部队,大概也只占了其中的十之一二。绝大部分武装人员就只是配发了武器的普通人,在大规模使用火器的近代军队面前只能当炮灰。

当然了,十八芝最可怕的倒也并不是他们在陆上的影响力,而是在海上的控制力。即便是许心素这样控制了福建沿海多处港口的大海商,也很难在海上与拥有上千艘海船的十八芝正面抗衡,不得不选择了固守沿岸地区的策略来进行对抗,而这也正是许心素从两三年前就开始想从海汉手里订制战船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想要化被动为主动,就必须得加上海上的武装力量,而福建本地所造的战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占不了什么优势。

石迪文问道:“那驻守本地的水师实力怎么样”

许裕拙苦笑道:“大致与广东的水师相仿,船倒是有,但战力有限。而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大多数时候只能在港口里待着。”

“水师战船出海也有危险”石迪文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来此之前他认为福建的水师就算在正面战场上打不过十八芝,但至少可以进行一些扰袭战,在海上设伏,打打那些零散的海盗船应该问题不大。想不到许裕拙居然说出这么丧气的话来。

“十八芝现在的策略跟前两年有了变化,他们自知在陆上打不过我们,就将战场转移到了海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从漳州泉州通往琉球、日本的航线,已经几乎被他们封禁,很少能有船能平安抵达。”许裕拙的语气里充满了明显的无奈和不甘:“水师的船出去,也不敢离开海岸太远,否则一旦被十八芝的船给截住,就会难以逃脱。今年我们已经损失了三条船,近百名水手。”

石迪文听到这里,也大概明白了福建方面为什么愿意跟看起来已经处于下风的十八芝议和。十八芝在前几年的交战中的确损失惨重,但当他们终于意识到战场选择的重要性之后,这种局面就开始发生了转变。由陆到海的变化,让福建明军的实力也开始由强变弱,缺乏强力战船的福建水师甚至已经开始变得被动起来。而许心素的家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海上贸易,东北亚方向航线被十八芝封锁,对于许心素和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来说的确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

而仅凭福建明军自己的力量,还无法在海上突破十八芝的封锁网,海汉在这个方面所能给予的帮助又极为有限,订制的战船陆陆续续虽然在开始进行交接了,但要形成有用的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才行。目前福建水师也有数名军官正在三亚受训,但要等到组成舰队并形成一定的战斗力,估计时间得拖到年底去了。而这半年宝贵的时间,对许心素名下的海上贸易来说就意味着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两银子的损失。

当然了,了解归了解,石迪文却并没有生出什么同情的念头,他很清楚执委会对福建局势的态度不管是十八芝还是许心素,那都是海汉对外扩张过程中的棋子。十八芝是大陆东南沿海的不稳定因素,迟早是要消灭掉的,而福建军方势力的结果如何,很大程度就要看他们在将来这段时间是否能配合海汉的各种规划了。如果许心素一意孤行,那执委会大概也会在合适的时候解除双方的合作关系,并且把对方划入到敌对势力名单中,然后在福建另行寻找下一个可以扶持的对象,用以取代许心素的作用。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今年上半年胜利港造船厂已经向你们移交了两艘探索级战船了吧”石迪文问道:“这两艘船现在派上用场了吗”

许裕拙点点头道:“这两艘船此时便在附近。贵方所造的战船的确火力强大,出航期间也击伤过几艘海盗船。只是数目实在太少,难以形成有效的打击力量,在海上遇到对方的船数目多一点,也还是只能撤退。不过胜在航速够快,倒是不用担心被对方追上截杀。”

然而就这么两艘“探索级”战船,也是福建方面花了很长时间,在胜利港上下活动了多次之后,才从执委会手中拿到了销售协议,而且花费不菲,两艘船连船带炮,用了三万多两银子。当然这个坑也不是白跳的,海汉还是给福建方面提供了免费培训船员水手的服务,并且还给了八个水师军官的培训名额,以传授他们使用这种海汉式战船在海上作战的技巧。

正如许裕拙所说的那样,海汉的战船虽然厉害,但两艘船的确难以改变现在的海上形势。就算这两艘船作战性能出众,但在海上要面对对手两位数的海船压过来,福建水师也还是只能选择退避。这倒不完全是怯战,而是考虑到双方战损的性价比。十八芝那边死一船海盗可以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